fp-icon
《菊生畫中天地》A world of no boundaries on paper, two young artists curate to engage

《菊生畫中天地》A world of no boundaries on paper, two young artists curate to engage

Valerie Mak 麥容嘉

發表於: 15 Apr 2024

An inter-disciplinary dialogue grows out of the serenditpity of chance encounters, and a heart-felt wish to understand and engage in others who are probably out of range of one's everyday life. Valerie Mak (media and installation artist) and Wai-yan Chan (singer-songwriter) step out of their familiar zone to understand the 60-plus-year-old practice of a devout Chinese ink-and-brusher painter. Mak deliberates… (Editor's note)  因緣際遇,麥容嘉和陳偉恩替一位習畫將近七十年的杜菊生在一個小型場地籌劃個人水墨畫展,題為《菊生畫中天地》,展現他在畫紙上任意創造個人天地,僅此而已。麥容嘉談過程以及對自身的創作的感思。

 

《菊生畫中天地》畫展詳情:
免費入場
日期:2024年4月16至23日
地點:深水埗荔枝角道188號地下B舖 A Little Something Shop
開放時間:下午一點至七點(週一休息)

畫家聚會: 2024年4月20日 | 時間: 下午2:00 - 4:00 | 深水埗荔枝角道188號地下B鋪

策劃 producer/curator:麥容嘉 Valerie Mak、陳偉恩 Chan Wai-yan
 

*****  *****. *****

因緣際遇下,我和另一夥伴正替一位習畫將近七十年的先生在一個小型場地籌劃個人水墨畫展,題為《菊生畫中天地》。畫家名杜菊生,山東,無棣縣人,早歲隨名家周士心、張碧寒、唐鴻諸位老師研習寫意及工筆技法,尤擅畫鷹矯健敏銳態勢,亦以山、水、花、木、魚、菜等有機之物為題材。他畫畫的興趣從會執筆時已生起,至此每天不斷地畫,小時畫至廢寢忘餐,為求精進,每天跑到書店翻閱大師作品。求學時期,亦會特意提早返校,只為細讀每天報紙上的畫壇動向專欄。雖家境清寒,但家人對其習畫愛好甚為支持,亦不吝惜為他添置畫具物資。我問菊生,為何愛畫?他的答案非常簡單:「沒有什麼特別理由,就是很喜歡,喜歡事物的美,喜歡畫中的自由。」又問:「如果不畫畫,你覺得你的生活會是如何?」答:「那肯定不是杜菊生。」他以前曾在香港藝術品買賣行業最興旺的時候在畫廊打工,亦做過廚師,退休後便去教畫。 他認真踏實生活,辛勤工作養妻活兒,數十年過去,他對畫畫的熱情卻從未減退。杜菊生不為討好別人而畫,不為名利而畫,不為證明自己而畫,只為作畫中的自己而畫。

 

認識杜菊生,讓我反省自己藝術創作的過程。所謂的 creative block 經常出現,它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拖延進度、自我放棄的最佳藉口。有時候靈感到來,會有些宏大理想的意念出現,思前想後如何實行,過度思考意念的理論價值、別人會如何質疑、是否真的有趣等諸如此類的前設,在嘗試實行時也步步為營,某些部份不能理順創作邏輯,過程就會被卡住,之後便把意念拋進垃圾桶,又或者完完全全的把自己推倒重來。

 

菊生的妹妹提及,在電影中時常看到一些不耐煩的畫家、作家會在創作時,把自己的手稿搓成一團扔在地上,但她從未在菊生身上看到過這個行為,他一向對自己的畫作珍而重之,練習手稿也會好好整理。擁有自我評價的能力固然重要,不過評價而不嫌棄則不容易。我欣賞他的畫功造詣和堅持,更欣賞他對於藝術追求的理解,對於自己長與不長的包容,因為那正是對於藝術作品至關重要的創作過程的尊重。

 

一開始知道他一生畫畫路途上的經歷,並且他對於作畫自然而然的熱情和真誠,看著修讀過藝術,亦算是半個藝術工作者的自己,我感到又是羨慕又是羞愧。我覺得他很幸運,從小就找到那樣可以讓他一直堅持去做、力求精進的事,不禁去想,為什麼我的藝術創作過程中,少有如此純粹的時刻?

 

當我嘗試回答自己這些問題時,才了解他找到那樣東西不是因為比我幸運,而是比我清晰。其實我也很早就找到,只是我一直不知道原來那個就是那樣東西。我的那個其實就是單純地熱愛思考,喜歡把事情從各個面向了解得淋漓透徹,也喜歡感知事物的聯繫,特別喜歡思考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類,只是這非大眾一般所認知的「愛好」,所以連我自己也分不清楚。我接觸過電影、文學、裝置藝術、繪畫,並一直為不知如何在這個藝術圈裡定位而糾結。接觸電影時我自以為是熱愛電影的,寫詩寫小說時我以為我肯定是特別熱愛文學,做裝置、繪畫時也當然有過這樣天真的肯定。我現在知道,我大概不是因為特別熱愛電影而去看電影或拍電影,或者特別熱愛其他任何一樣而去接觸它,我只是享受被感動和啟發。那些誤以為的一時偏好,只源於當時的我很心急想找到那樣東西作錨。

 

所以我有特別喜歡藝術嗎?像有又沒有。比起藝術史、文學鉅著,我更喜歡閱讀地緣政治、世界歷史;比起藝術理論,我更喜歡天文物理;我喜歡冥想靜坐遠多於練習拍攝或畫畫技法;要去博物館看藝術作品,我倒不如到原野觀星望月。我認為喜歡藝術作品跟喜歡藝術對我自己而言是兩碼子的東西。面對沒什麼感覺的藝術作品,我沒有觀賞藝術的人一般應有的耐性去深入了解探討,也極少非常十分的喜歡某作品,極討厭的反而有不少。我也不太會主動積極地去找展覽看,更渴望等緣分到來讓我觀賞才激發我感受和思考。要到Art Basel一次過觀看成千件作品我簡直覺得是折磨。

 

回到早前給我自己的訓斥,那些過度思考、思前想後反而才是我真正藝術創作的面貌。可能也受想要有好的作品誕生以求外界認同這慾望所影響,我一直以為做出好的作品才是主菜,思考內容變成是思考怎樣做才有好的作品,我發現這令創作變成壓力來源。透過藝術創作,幫助我感知和思考事情本質對我而言才是主菜,而作品則是思考的副產品。所以,我不覺得藝術很需要我,也不覺得自己的作品必須要有怎樣的觀眾群。有人欣賞或明白固然值得高興,但我更渴望像菊生那樣,為創作中的自己而創作,希望自己能盡情享受那思考的純粹樂趣,如喜歡下棋或騎單車無異。

 

菊生說到,當廚師的時候,他也經常會領悟到一些新的東西去思考畫畫,也會調轉,把從畫畫中領悟到的應用到做飯上。這讓我想起我在米線店打工時,與一個肥哥哥廚師的對話。因為上班無聊,我經常會什麼外星人、靈性修行、師奶劇等亂七八糟的事都會跟他聊。有個星期我有一個裝置藝術的作品展出,我沒有覺得很踏實,因為不太能找到意義何在,我問他:「對你來說,做這些所謂藝術的事是不是很無謂,很不切實際?反正也不是什麼貢獻,做飯就不同,能餵飽人讓人開心。」他說:「藝術我確實不懂,也沒有怎麼接觸過,但我覺得藝術大概和宗教差不多,總有人相信,總有人需要,只係剛好個個都要吃飯。」那是我聽過關於為何做藝術,最直接、最令我滿足的答案。這個廚師哥哥做事勤快高效,出品高質,而且顧家孝順,我認為他的藝術造詣絕對遠超於我。若生活與藝術本無分界,我絕對有特別喜歡藝術。

 

在畫紙上任意創造個人天地,自由自在地將世間和生活中純粹的美用筆墨展現,便是展覽《菊生畫中天地》的根本,僅此而已。

(麥容嘉,2024年4月)

 

===

About the author (producer). 

Valerie Mak received her MFA in Creative Media at the School of Creative Media (SCM),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here she is currently a Research Assistant. 麥容嘉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藝術碩士課程,現在為該學院的研究助理。

Chan Wai-yan is a singer-composer. 陳偉恩是音樂唱作人。

 

About the painter 畫家簡介: 

To Kuk-san, born in Shandong province, has been practicing painting for 60 years and studying with numerous fine paintings. From free-hand brushwork to gongbi technique (meticulous painting highlighting details, his portfolio ranges from his favorite subject matter, eagles, to mountains, waters and organic lives such as flowers, wood, fish and vegetables, seeking a specific state of beauty that lives on paper only via link and brush. 杜菊生,山東,無棣縣人,習畫六十年,早歲隨名家周士心、張碧寒、唐鴻諸位老師研習寫意及工筆技法,尤擅畫鷹矯健敏銳態勢,亦以山、水、花、木、魚、菜等有機之物為題材。他在畫紙上任意創造個人天地,自由自在地將世間和生活中純粹的美用筆墨展現。
 

Floating Projects Collective 2024